日前,在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大会上,我区成功签约总投资30亿元的iPad和总投资均为5亿元的5G通讯设备及蜂云智控平台、Led灯丝灯研发生产、电路主板SMT制造等4个项目,累计总投资达45亿元。
“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苏中前列,核心支撑是产业。”基于这一理念,我区抢抓“一带一路”、长三角一体化、接轨上海等战略叠加机遇,攻坚标志性重大项目,完善产业链条,全方位打造千亿级产业新高地。
坚持高点定位,在优化布局上下功夫
11月28日,天气寒冷,可位于新洋经济区的百禾米罗戏剧小镇项目建设现场,却洋溢着一片火热气息,工人们正在抢抓冰冻前的宝贵时机紧锣密鼓施工。
作为城北产业布局中的一枚重要“棋子”,该项目计划通过5—6年时间,在文旅方面,建设国内首个儿童文旅及亲子体验示范区。同时,引入“桃李春风”江南中式人文宅院、颐养社区、田园农庄,打造全资源旅游度假型综合体人文社区。“全部投产达效后,预计可实现年销售6亿元。”新洋经济区挂钩服务人员介绍。
着眼于为全区产业发展提供“精准大纲”,我区按照“一城两区五节点”的产业布局,强化区域统筹、坚持高点定位、注重错位发展,全面提升产业载体层次。城中以建军路商圈为中心,发挥先锋岛的龙头作用,在唤醒“城市记忆”、点亮“夜间经济”、发力“首店经济”等方面做文章,全力抢占线下商业“顶流”,打造盐城“新街口”,叫响“最盐城”“夜亭湖”品牌;城北瞄准“长三角北部枢纽经济集聚区、综合商贸物流中心、新型商务集聚发展区”定位,精心打造现代化城市标志性区域;城东锁定城市副中心地位,不断壮大电子信息、节能环保和城轨交通等产业规模,培强创新孵化、文化创意等新业态。
“今天真是不虚此行,吃购玩一站搞定,我们一家老小都十分尽兴。”日前,来自便仓镇的蔡骅带着家人以建军路地下商业街为中心,好好地游玩了一番。
建军路地下商业街是我区优化商圈布局,补齐以往商业中心功能单一、聚集能力差的短板,加快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的一个缩影。为提升产业能级,我区以打造特色和品牌,完善功能、扩大规模、提升档次为重点,全力推进建军路核心商圈、五星综合交通枢纽商圈、先锋岛注册经济商圈等特色商圈建设,发挥先锋岛城市组团、金鹰、五洲国际、八佰伴等示范效应,引进百货、餐饮、休闲娱乐等国内外知名消费品牌入驻,进一步激活和繁荣了市场。
突出量质并举,在项目攻坚上求突破
在不久前的全区项目“家家到”观摩活动中,位于盐城环保科技城的铠胜手机构件及模组项目格外引人注目。“这个项目不仅体量大,而且进度快、前景好,是值得寄予厚望的未来增长点。”在观摩现场,不少人发出由衷赞叹。
该项目由台湾铠胜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,总投资30亿元,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,主要生产屏幕组。项目土建及二次配套工程于今年9月开工建设,预计12月底主体建设完成并交付,明年3月底设备进场并投产达效。
为推动该项目高效有力实施、尽快形成现实增长点,区委、区政府专门成立日铠项目建设指挥部,同时在全区范围内抽调精兵强将,成立行政审批、项目建设、招工用工、资金保障4个工作组,持续发起“军团化”项目建设攻坚战。
“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,离不开‘高大上’项目的强力支撑。”对此,我区一班人有着清醒的认识。在项目招引上突出强力度,把招商引资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,紧扣主导产业布局,精心组织系列专题招商活动,精准开展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价值链招商,全力突破一批基地型、旗舰型项目;在项目推进上突出提速度,算好签约未落地、建设未竣工、竣工未投产三本账,狠抓项目落地率、开工率、投产率,推动新签约项目落地开工、开工项目加快建设、竣工项目快速达效。动态跟进项目时序进度,采取“一月一查、一月一评”等倒逼方式,激励“快马”、鞭策“慢牛”,不断掀起大干快上的热潮。
“大项目引领大发展。”对此,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感受尤其强烈。日前,在中海华乏燃料容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建设现场,该负责人告诉记者,此项目的投资方江苏中海华核环保有限公司掌握着核心技术,是国内为数不多具备乏燃料/高放射性物质储运容器自主生产能力的企业,不仅攻克了国家核循环战略中“卡脖子”的关键技术,而且成为中核、国核、中广核、火箭军及德国博世公司的优质供应商。“项目建成后,将形成年产20台套单体120吨的乏燃料储运容器和30000台套核环保容器的生产能力。”该负责人表示,“如此‘高精尖’的产能,对于全区环保产业抢占产业制高点,必将产生显著的‘旗舰效应’。”
夯实靶向机制,在精准服务上施真招
日前,在区委区政府与盐城农行联合举行的专场银企对接恳谈活动上,盐城农行与中科睿赛、远大环保、汇达医械、科晟园林等6家企业现场签订授信协议,授信额达12.49亿元。
“在研发生产新风系统最新产品的过程中,公司出现资金缺口,区委区政府及时提供信贷扶持,在节骨眼上为我们添了一把力!”中科睿赛公司董事长岳仁亮感慨道,不仅是这次,其实多年来,强大的信贷支持一直是企业保持旺盛创新活力的根基,目前新风系统拥有专利多达134项,企业还参与了国家住宅新风标准制定。
如何让一个个重大项目引进来、留得住、发展好?在多元发力打造千亿级产业方阵的过程中,我区一直把为项目提供优质配套服务当作关键环节来抓。在项目服务上注重“恒温”,实行“一名牵头领导、一个服务团队、一干到底”,持续夯实靶向性项目服务体系,构建贯穿项目落户前中后的全程化、终身化、全托化服务机制,让项目引建的每个环节都按下“快进键”。
11月27日,区人社局相关人员来到江苏乐士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,就用工等方面情况进行回访。不久前,乐士源公司急需16-45周岁设备操作普工50人。面对企业需求,区人社局与企业所在地新兴镇相互配合、迅速行动,推出“复合式”帮扶措施:由新兴镇每个村(居)安排2名求职人员到企业报名面试;区就业中心为该企业举办网络招聘会,同时制作招工信息电子宣传册,利用网站、工作群、微信朋友圈等载体进行广泛宣传,并邀请该企业参加区人力资源市场每周五招聘会,又帮助企业开展新录用人员培训。很快,企业难题得到圆满解决。
翻开今年全区开展“援企稳岗”护航系列行动、全方位助推企业发展的相关台账资料,一组组数据映入记者眼帘:日铠电脑有限公司培训1504人,补贴资金75.2万元;盐城和阳智能电梯部件有限公司培训448人,补贴资金22.4万元……“为项目和企业服务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。眼下,我们正就进一步深化服务广泛征求意见与建议,力争在服务路径、服务水平、服务效能等方面实现新提升。”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